由于化工原料、成品、半成品大多具有易燃、易爆、易腐蝕、有毒害等特點,且化工生產裝置種類繁多,高度密集,各種塔、釜、槽、罐、閥門比比皆是,管道(線)縱橫交錯,自動化生產程度高,連續(xù)性強,生產工藝復雜。因此,在生產、運輸、儲存和使用過程中,極易發(fā)生泄漏、燃燒、爆炸事故。一旦發(fā)生火災,火勢猛烈,燃燒強度大,輻射熱強,蔓延速度快,極易形成立體火災,或形成大面積火災和流淌火,導致復燃和多次爆炸,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,撲救和處置難度大。因此,為能及時有效地撲救化工火災,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失和人員傷亡,各級救援人員要強化理論學習,制定切實可行的滅火敦援預案,適時開展諸多力量聯合實戰(zhàn)演練。在撲救化工火災的過程中,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。
1.了解火災現場具體情況 化工廠發(fā)生火災事故后,救援人員應該了解火災現場具體情況后再進行撲救,以免因盲目施救而造成人員傷亡及損失擴大。應該了解的火災現場具體情況包括: (1)是燃燒引起爆炸,還是爆炸引起燃燒。 (2)火勢發(fā)展蔓延以及有無人員被困和傷亡情況。 (3)有無發(fā)生爆炸和二次爆炸的危險及生產技術人員對初起火災的處置情況。(4)有無有毒有害物質產生。 (5)爆炸后產生的沖擊波對火勢及毗鄰生產裝置的影響。 (6)著火生產裝置名稱、燃燒物料名稱及理化性質。 (7)周圍環(huán)境和水源情況。 2.確立重點,積極冷卻,防止爆炸 化工廠發(fā)生火災事故后,許多反應塔、釜、罐、管道、設備處于熊熊烈火之中,受到火勢威脅的化工裝置隨時都有發(fā)生爆炸的可能,甚至引起連鎖爆炸。因此,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,要把防止化工裝置變形、倒塌、爆炸、搶救和疏散被困人員作為主攻方向,把冷卻防爆作為重中之重;要充分利用事故單位固定或半固定的滅火設施,發(fā)揮移動裝備的機動靈活性,對著火和鄰近化工裝置實施全方位冷卻,特別對高大的裝置應在上、中、下部位部署冷卻力量,防止出現斷層和空白點;要采取積極有效的冷卻措施,抑制火勢發(fā)展,控制火場局面,掌握滅火主動權,消除爆炸危險,為徹底消滅火災奠定堅實的基礎。 3.科學決策,正確處理進攻與撤退的關系 在撲救化工火災過程中,總的來說是以進攻戰(zhàn)術為主,如積極冷卻、堵截火勢、重點突破等戰(zhàn)術措施。但是,化工生產工藝復雜,成品、半成品繁多,在火災情況下變得異常復雜,很容易產生突變,隨時都有發(fā)生爆炸的可能。一旦發(fā)生爆炸,威力大,波及范圍廣,對化工裝置的破壞性強,易產生連鎖爆炸,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。 為避免救援人員的無畏犧牲,應做好第二次進攻的準備,在化工火災撲救過程中火場指揮員要審時度勢地采取撤退戰(zhàn)術。要求是事先規(guī)定撤退路線、信號,在緊急情況下可自動撤離。因此在滅火戰(zhàn)斗中要設立火場安全員(具備豐富的理論水平和實戰(zhàn)經驗)專門負責火情偵察,密切關注火場情況變化,當發(fā)現燃燒火焰突然發(fā)白發(fā)亮,烈火之中的罐體發(fā)生劇烈顫動,并發(fā)生“嘶嘶”呼叫聲等爆炸前兆時,應立即向指揮部報告,火場總指揮員應果斷下達撤退命令,前方作戰(zhàn)人員應迅速撤離,在撤離時要求關閉水槍,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作掩護,積極做好反攻準備,以便爆炸后快速回到各自戰(zhàn)斗崗位投入到滅火戰(zhàn)斗之中。 4、關閥斷料滅火,做好防范措施 由于化工生產連續(xù)性強,生產設備種類繁多,管道(線)縱橫交錯,互相溝通。當發(fā)生火災時,為了能有效控制火勢蔓延,為消滅火災創(chuàng)造有利條件,經常采取關閥斷料的工藝措施滅火。即切斷著火設備、反應容器、儲罐之間的物料來源,中斷物料的持續(xù)供應,降低著火設備的壓力。 在實施過程中,首先做到事前與車間或工段的技術、操作人員共同研究,制定科學合理的最佳行動方案,保證所關閥門切實能起到斷料的作用。其次,要組織實戰(zhàn)經驗豐富,身體素質好、業(yè)務技術過硬的消防特勤人員按要求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,負責用噴霧或開花水流掩護操作人員,確保關閥人員的安全。關閥工作必須由事故單位有關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親自進行,消防特勤人員不得擅自行動,冒險蠻干,防止出現意外,引起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。 5.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工作 由于化工火災的特殊性,救援人員面臨著濃煙、易燃易爆、高溫、有毒有害、腐蝕的惡劣環(huán)境,直接威脅著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。為能及時有效地進行火情偵察,圓滿完成滅火搶險救援過程中的各項任務,指揮員必須考慮所有救援人員的個人防護問題。 實踐證明,在撲救化工火災過程中由于沒有個人防護裝備或后期供應不上,造成救援人員中毒的現象時有發(fā)生。因此,所有參戰(zhàn)人員必須按照要求佩戴個人防護裝備,如佩戴空氣呼吸器,穿避火服、隔熱服、防化服、防化靴,攜帶防爆照明燈具等。只有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,確定專人負責,規(guī)定聯絡方式,才能進入現場參加滅火戰(zhàn)斗。